一场关于美联储主席去留的猜测,最近在美国政坛和金融圈闹得沸沸扬扬。本以为板上钉钉的“解雇”,谁知道突然来了个大反转。
这背后可不只是个人恩怨。这事儿牵扯到美国经济怎么走,美元在世界的地位,甚至整个制度的底子到底有多硬。
最近,市场上关于美国总统要换掉美联储主席的传闻一直没停过。小道消息满天飞,搞得人心惶惶。
7月15日晚,总统在一次闭门会议上,直接把这事儿挑明了。他甚至当着共和党议员的面,展示了一封罢免主席的信件草稿。
总统当时说,参会的议员“几乎都支持”他的想法,还表示自己“很可能会这么做”。白宫里的人也悄悄透露,大家原以为他开完会就会马上行动。
佛罗里达州的共和党议员安娜·保利纳·卢娜,更是直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,说这解雇鲍威尔的消息“非常可靠”。气氛一下子就绷紧了。
总统为什么这么想让美联储降息?这背后有他自己的多重考量。首先,他想在选举年给经济加把劲儿。
更重要的是,美国国债的利息负担越来越重了。预测到2025年,光是利息支出就可能高达1.16万亿美元。
这笔钱,能占到国家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。总统直言,高利率每年让美国多付3600亿美元的再融资成本。
他算了一笔账,如果能降息,每年能省下1750亿美元。这可不是个小数目。
为了给罢免找个“正当理由”,总统团队甚至瞄上了美联储总部的翻修工程。这笔工程花了25亿美元,还超支了30%。
总统团队指责这是“成本失控、奢侈浪费”,甚至暗示这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解雇的理由”。但美联储主席可不买账。
美联储主席坚决回应,说这些报道不属实。他还请求美联储监察长介入,彻查此事,以正视听。
7月16日前后,彭博社曝出消息,说总统可能很快就会解雇美联储主席。这一下,市场彻底炸了锅。
解雇传闻一出,金融市场立马出现了“核爆级反应”。美国股市跳水,美元汇率也跟着跌。
美国国债市场更是遭遇大规模抛售,收益率一路飙升。大家开始担心,美联储的独立性是不是要保不住了。
德意志银行有个模型预测,如果美联储主席真被解雇,标普500指数可能一天之内暴跌15%。美元汇率也可能贬值10%。
这还可能引发美债的更大规模抛售,进而触发全球性的流动性危机。华尔街大佬们纷纷发出警告。
摩根大通的CEO戴蒙就直言不讳,说美联储的独立性要是受损,美元的信用根基可就动摇了。这可能会加速新兴市场国家抛售美债。
面对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,还有法律的红线。《联邦储备法》规定得清清楚楚,总统只有在“正当理由”下才能解雇美联储主席。
单纯的政策分歧,显然够不上这个“正当理由”。市场用脚投票,加上法律的约束,最终让总统不得不暂时妥协。
7月17日,总统公开改口,表示目前并没有解雇美联储主席的计划。他说,除非美联储主席因为欺诈等不当行为被迫辞职,否则“极不可能”解雇。
但他也没把话说死,同时再次批评美联储主席迟迟不降息。这番话,让紧绷的市场稍稍松了口气。
虽然总统暂时让步了,但他和美联储主席之间的这场较量,可没那么容易结束。这场权力博弈,很可能会持续到明年的人事调整窗口。
市场波动也可能成为常态。这不只是两个人之间的恩怨,更是“行政政策权”与“货币大权”之间的一次长期拉锯。
美联储主席的态度很明确,他坚持美联储政策的独立性,不接受政治干预。他始终坚守美联储的“双重使命”。
这包括将通胀控制在2%左右,同时保障充分就业。他认为,现在的高通胀,主要原因在于关税政策,而不是高利率。
所以,美联储做决策,得看经济数据,不能急着降息。除非出现欺诈等不当行为,否则他不会被迫辞职,态度很强硬。
未来,总统很可能还会想别的办法。比如,他可能提名一位“影子主席”,像沃什那样的人,来继续向美联储施压,要求降息。
美联储方面,或许会象征性地降息25个基点,来缓和一下紧张气氛。但要达到总统要求的1%甚至更低的目标,恐怕很难。
如果美联储主席真的拒绝辞职,而国会又因此启动听证会,那这事儿就可能演变成一场宪政危机。那将是对美国制度的一次真正考验。
如果美国最高法院推翻1935年的判例,即“总统不得随意解雇独立机构负责人”,那么美国的三权分立体系可能遭受重创。
金融市场也担心,美元的信任危机可能会加剧。一旦美国央行独立性受损,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就可能被削弱。
到那时,黄金和人民币资产或许会成为避险资金的新宠。这还会引发新兴市场的连锁反应和动荡。
如果美债收益率飙升,那些严重依赖美元债务的国家,比如巴西和土耳其,就可能面临资本大量外流的风险。
这场关于美联储主席去留的反复较量,清楚地揭示了行政权力与中央银行独立性之间,那道始终存在的张力。
尚竞配资-有保障的股票配资公司-配资平台查询-南京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